文/罗华昌中医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图片
朋友们,大家早上好,真阴真水亏虚者不在少数。这类人群真阴真水不足,不仅表现为腰膝酸软、头晕耳鸣等本症,还会牵一发而动全身,对身体的整体平衡造成影响。肾水如同身体的 "灭火器",当它亏虚时,体内的 "火势" 便难以控制,进而引发血热、肺燥等问题,使体质变得更加敏感脆弱。正因如此,许多肾水亏虚的人,一旦外感风寒,就极易出现身上冒疹、高热不退等症状。这些皮疹形态多样,初期可见针尖大小的红色瘀点,按压不褪色,随后可融合成片,呈紫癜样改变,严重时甚至出现瘀斑、血疱,常见于四肢及臀部,与现代医学中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过敏性紫癜等病症表现相似。而高热往往持续不退,体温可达 39℃甚至更高,即便使用退烧药,热度短暂下降后又会反复,同时伴随剧烈头痛、全身肌肉酸痛,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、烦躁不安等情况。这正是体内失衡与外邪相互作用的结果。
针对这类阳症,我在临床中总结出调理的方子:玄参 60 克,升麻 6 克,黄芩 15 克,麦冬 30克,防风 9 克,天花粉 9 克,紫苏叶6 克,青黛 9 克,生甘草 9 克,生地黄 30 克,桑白皮 15 克,菊花 10 克,枇杷叶 15 克。方中玄参虽用量大,为君药,它既能清浮游之火,又可润胃中燥热,缓解体内津液不足的问题。黄芩、麦冬大量,与玄参相辅相成,共同发挥清热养阴的作用。升麻、防风负责引导火邪疏散,为体内郁热打开通路。生地黄、天花粉凉血生津,改善血热之象。紫苏叶微散外邪,青黛清热解毒,生甘草调和诸药,保证药方整体协调。菊花与枇杷叶,是这个方子的一大亮点。菊花味甘苦、性微寒,入肝、肺经,既能清肝明目,又可疏散风热,对因肾水不足、肝火上炎引起的烦躁、目赤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;枇杷叶苦降寒清,归肺、胃经,擅长清肺止咳、降逆止呕,对于肾水亏虚引发的肺燥咳嗽、咽干口燥等问题,能起到润肺降燥的效果。桑白皮与枇杷叶相伍,增强清肺热、利肺气的功效,使肺脏功能恢复正常,从而助力身体气机顺畅运行。
方中的天花粉味甘、微苦,性微寒,归肺、胃经,具有清热泻火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肾水亏虚引发阳症时,体内燥热炽盛,津液被大量耗伤,出现口渴不止等症状,天花粉能清泻肺胃之热,同时补充损耗的津液,缓解口干舌燥、大渴引饮的情况,从根源上改善热盛伤津的问题 。
紫苏叶味辛,性温,归肺、脾经,虽方中用量较少,但作用关键。它能发散风寒,在患者因肾水亏虚、体质虚弱而外感邪气时,可将肌表的外邪驱散出去。同时,紫苏叶还能行气宽中,缓解因内有郁热、气机不畅导致的胸闷、恶心等不适,起到调和表里、舒畅气机的作用。
青黛咸,寒,归肝经,是清热解毒、凉血消斑的良药。针对肾水亏虚、血热妄行导致的皮疹,青黛可直入血分,清解血分之热毒,使外发的紫癜、瘀斑得以消散,改善皮肤出现瘀点、瘀斑等症状,同时减轻体内热毒炽盛引发的烦躁不安等表现。
生甘草味甘,性平,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,有调和诸药的作用。方中药物众多,寒温并用,生甘草能缓和药物之间的峻烈之性,让各味药材协同发挥作用,避免药物偏性对人体造成损伤。此外,它还具有益气补中、清热解毒的功效,既能辅助党参、白术等药补气,又能增强全方清热解毒之力,使整个方剂的疗效更加平稳、持久 。这个方子从滋阴、清热、散邪、润肺多个角度出发,旨在补足亏损的肾水,平息体内的燥热,疏散外邪。但需注意,每个人的身体状况、病症表现都存在差异,实际使用时,还需找专业中医师详细辨证,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用药,才能更好地缓解不适,逐步恢复身体的阴阳平衡。
上述方剂与调理思路仅为临床经验分享,中医调理讲究辨证论治,千人千方。肾水亏虚引发的皮疹、高热等症状,在不同患者身上表现各异,或兼夹痰湿,或伴有气虚,个体体质、病情轻重皆有差异。切不可盲目照搬用药,以免延误或加重病情。若出现相关症状,务必及时前往正规中医诊所面诊,由专业医师望闻问切,精准辨证后制定个性化方案,方能有效缓解不适 。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?公众号留言,我为你专业分析
亲爱的各位网友,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公众号的关注。
在交流中,我发现不少朋友面对身体小状况时,不知如何应对,也不了解自身中医辩证类型,存在健康困惑。
现向大家说明:欢迎在留言区留下健康问题,我会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,为大家做辩证分析。
但因网络交流限制,无法面对面详细诊断,所以我只能提供辩证思路,不能给出具体用药指导,望理解。
我会每天挑选并回答 几个网友的辩证问题,认真对待每一条留言并详细回复,希望能帮大家了解身体,树立正确健康观念。
本文内容原创,如有转载请标明 “转自杏仁弘道公众号”,侵权必究。最后,希望朋友们再关注《杏仁弘道》及《华康中医综合诊所》两个公众号,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!
版|权|声|明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线上股票配资专业,股票配资开户费用,短线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