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李娟的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得刺眼。
闺蜜刚发的朋友圈照片里,崭新的宝马方向盘上搁着个爱马仕包包,配文"终于等到你"。她盯着自己指甲缝里还没洗干净的韭菜叶子,突然觉得刚包好的那屉猪肉白菜馅饺子不香了。这已经是本月第七次失眠,楼下的流浪猫叫得人心烦。
王大爷蹲在菜市场门口啃烧饼的时候,总爱看那些穿西装打领带的年轻人。他们边走边对着手机嚷嚷"这个季度KPI必须达标",皮鞋踩过水坑溅起的泥点子沾在裤腿上都不带停的。老头儿咂摸着芝麻粒嘟囔:"现在的娃娃们啊,活得跟陀螺似的。"他兜里揣着闺女给买的智能机,除了接电话就会看个天气预报。昨天孙子教他视频通话,老头儿对着镜头喊:"这不就是带影儿的电话嘛!"
开封菜市口的老张修了三十年自行车,车铺墙上挂着幅"知足常乐"的毛笔字。有回有个开奔驰的小老板来补胎,看着老张用锉刀打磨内胎的认真劲儿,突然问了句:"师傅,您觉得人活着图个啥?"老张头都没抬:"图个心里舒坦呗。您这胎补好了,给五块就成。"小老板掏钱的手顿了顿,多放了张五十的。
郑州写字楼里的白领们最爱讨论哪家轻食店卡路里算得准,却忘了老家灶台上那碗冒着热气的糊涂面条。心理学教授周明在讲座上展示过一组数据:2022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万八,可幸福指数调查里,排在前列的反而是月薪三四千的县城职工。有个戴眼镜的女生举手问:"老师,这不科学吧?"周教授推了推眼镜:"你上次觉得幸福是啥时候?"女生愣了半天没答上来。
洛阳老城区的吴婶每天四点起床和面,六点准时出摊卖油条。有食客夸她炸的油条比连锁店的还好吃,老太太撩起围裙擦手:"啥秘方不秘方的,就是舍得用好油,发面功夫足。"她那个在互联网公司当总监的儿子总劝她别干了,老太太把擀面杖往案板上一敲:"你妈我炸一根油条挣五毛钱,可比你们那些虚拟货币实在多了。"
新乡的出租车司机老刘有个绝活,能根据乘客手机铃声猜职业。苹果默认铃声的多半是上班族,抖音神曲的基本是小年轻,要是响起《好日子》这类民歌,八成是退休干部。有回拉了个全程都在电话里骂甲方的乘客,到地方时老刘递了瓶矿泉水:"大兄弟,喝口水降降火。咱这行有句话,方向握自己手里,油门踩别人脚底下。"
在鹤壁支教的北京姑娘小林,最开始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山里孩子得到块水果糖能高兴一礼拜。直到有次家访,看见学生把学校发的牛奶省下来带回家给奶奶喝。她现在改掉了每天必喝星巴克的习惯,书包里总装着几颗大白兔:"这儿的孩子教会我一件事,快乐这玩意儿跟包装盒上的价签真没关系。"
信阳茶农老陈最烦那些拿着单反相机拍采茶姑娘的游客,有回直接怼了个戴草帽摆拍的网红:"妹子,你这兰花指翘得,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演《采茶女》电视剧呢!"后来他儿子把这事发到抖音上,评论区炸出一堆城里人的感慨:"现在明白了,为啥我花三千块钱买的明前茶,还没老家二十块一斤的喝着痛快。"
漯河夜市卖烤面筋的老赵有套独特的"幸福经济学":撒辣椒面要像给姑娘化妆,不能太重手;火候掌握得像谈恋爱,太急容易糊。旁边卖冰粉的大娘笑话他:"你个老光棍还懂谈恋爱?"老赵把烤好的面筋递给学生模样的顾客:"咋不懂?我年轻那会儿追过的姑娘,现在想起来心里还甜丝丝的。"
安阳殷墟的讲解员发现个有趣现象,游客们对着三千年前的青铜器拍照时,最常感叹的不是工艺精湛,而是"古人没有手机怎么过日子"。有回她指着甲骨文里的"家"字解释:"你看这个屋顶下养着猪,说明从商朝开始,幸福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。"队伍里有个穿汉服的姑娘突然红了眼眶,后来才知道她刚拒绝了个年薪百万的工作offer。
驻马店的菜贩王姐总爱在电子秤旁边放个老式杆秤,年轻人笑她多此一举。直到有天有个老太太拿着杆秤复核刚买的芹菜,王姐非但没恼,反而多塞了两根:"大娘,您这较真的劲儿跟我妈一样。"后来菜市场改造,王姐的摊位前总排着长队,街坊们说在她这儿买菜,总能想起小时候跟着奶奶赶集的滋味。
平顶山煤矿退休的老周现在最享受的事,是每天下午坐在小区门口看人来人往。有回看见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蹲在花坛边哭,老周递过去半包皱巴巴的纸巾:"大老爷们哭啥,来根烟?"那人摆摆手说戒了,老周笑了:"我挖了四十年煤都没戒成,你们这些坐办公室的倒是金贵。"后来才知道那人是被裁员的高管,现在俩人经常凑在石凳上下象棋。
商丘古城卖糖画的张师傅有句口头禅:"熬糖稀要文火慢熬,跟过日子一个理儿。"有家长带着孩子来买,总催他画快些,老爷子把铜勺往凉石板上一磕:"急啥?你给孩子报辅导班的时候咋不怕他累着?"说也奇怪,那些等着看糖浆慢慢凝固成孙悟空的孩子,反而比玩手机游戏的更安静专注。
济源的王医生发现个怪现象:来看失眠的年轻人,十个有九个手机屏保都是风景照。有回他故意问个患者:"这瀑布是哪儿啊?"年轻人划拉半天相册支支吾吾答不上来。王医生把处方单推过去:"给你开个方子,周末去趟王屋山,保证比安眠药管用。"下周复诊时,年轻人黑眼圈淡了不少:"医生,原来真实的泉水声跟手机铃声真的不一样。"
三门峡的黄河岸边,老船工李叔总爱跟游客唠嗑:"现在你们坐快艇五分钟过河,我们那会儿摇橹得半个钟头。"有年轻人问那会儿觉得苦不苦,老头儿指着岸边的芦苇丛:"苦啥?夏天能摘莲蓬,冬天能溜冰,哪像你们现在,坐办公室都能坐出颈椎病。"他那个在郑州当程序员的孙子最近辞职回老家开了民宿,爷孙俩经常划着木船去河心岛摘野枣。
周口太昊陵门口卖香火的马婆婆,最看不惯年轻人烧香时还要自拍。有回她拦住个要往功德箱里塞百元大钞的姑娘:"闺女,心诚不在钱多,放个五块十块的就成。"后来那姑娘成了常客,有回悄悄跟马婆婆说:"您知道吗?我在这烧了三年香求升职加薪,最后发现最管用的是您教我的那句'知足常乐'。"
许昌胖东来超市的收银员小赵有本"快乐账本",专门记录顾客的暖心瞬间。有回下大雨,她看见个老太太把塑料袋套在鞋上当雨靴,赶紧追出去送了把伞。第二天账本上多了行字:"穿香奈儿的美女夸我指甲油颜色好看,但都比不上老太太还伞时塞给我的那把花生。"店长知道后,把账本复印了贴在员工休息室。
南阳独居的张奶奶总爱坐在阳台上看小学生放学。有回几个孩子把足球踢进她家院子,老太太非但没生气,反而拿出自己晒的红薯干分给他们。现在每到周末,总有小家伙跑来帮她浇花,张奶奶的针线筐里常年备着各种卡通图案的创可贴。社区评选"最美邻居"时,她得的票比业委会主任还多。
濮阳的夜市上,卖羊肉炕馍的老崔最烦顾客问"能不能扫码支付"。有回他指着铁板上滋滋作响的馍:"小伙子,我这手艺值当你掏现钱不?"后来有个美食博主把他写进攻略,说这是"数字化时代的倔强"。老崔听孙子念完报道,往面剂子里多揉了把芝麻:"啥倔强不倔强的,我就是觉着钱过手的感觉踏实。"
焦作矿务局医院的李护士长发现,产房里最淡定的往往是那些生二胎的产妇。有回听见个待产的姑娘哭喊"再也不生了",隔壁床的大姐边啃苹果边乐:"妹子,等会儿你把孩子搂怀里,保准想不起来现在受的罪。"后来那姑娘出院时特意去道谢,大姐摆摆手:"谢啥?我生老大那会儿,隔壁床的大姐也是这么安慰我的。"
开封鼓楼夜市卖炒凉粉的孙嫂,总爱跟熟客唠家常。有回听见个小姑娘跟男朋友抱怨工作压力大,她往凉粉里多加了勺芝麻酱:"丫头,我在这炒了二十年凉粉,见过白领变摊贩,也见过小贩当老板。这人啊,跟凉粉一样,翻来覆去就为个热乎劲儿。"后来那对年轻人结婚时,专门来夜市拍了婚纱照。
鹤壁淇河边钓鱼的老韩有句名言:"心急钓不着大鱼,就像着急过不好日子。"有回旁边来了个装备精良的年轻人,两小时换了七八种鱼饵。老韩慢悠悠提起装着小鲫鱼的塑料桶:"小伙子,你这一套家伙什够买我半年鱼获了。"年轻人后来经常来请教,老韩教他看水纹选钓点的诀窍比渔具店老板讲的还仔细。
在安阳教书的刘老师让学生写"我的理想",有个孩子写道:"想跟我爸一样,在钢厂当工人。"办公室其他老师直摇头,刘老师却给打了满分。家长会上她解释:"能踏踏实实把螺丝拧好的人,比整天做梦当网红的人靠谱多了。"后来那孩子考上了技校,现在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。
驻马店的快递站老板老梁,总劝那些抱怨送件累的小哥:"你们现在骑着电动车喊苦,我当年蹬三轮送煤气罐找谁说理去?"有回下大雪,他亲自开车给独居老人送药,回来时车上多了袋老太太硬塞的柿饼。现在快递站墙上贴着张手绘地图,标着辖区里所有需要特别关照的客户地址。
漯河双汇厂的老工人马师傅,退休后专门给人修老式钟表。有回修好座百年历史的德国钟,顾客要给他包红包,老头儿指着玻璃柜里的集体照:"我要钱干啥?能听见这些老物件重新滴答响,比当年领年终奖还高兴。"现在他收了个大学生徒弟,俩人经常为修表方案争得面红耳赤,附近的茶馆老板说这爷俩比相声演员还有趣。
这篇文章就是想把快乐和正能量传达出去,没什么低俗或者不好的引导哈,如果有侵权情况就联系我们。
线上股票配资专业,股票配资开户费用,短线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